澳门太阳集团6138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 李岩: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3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举世瞩目,催人奋进,特别是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令环境学科师生备受鼓舞。在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与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革新,同时,十九大报告中的内容与澳门太阳集团6138的教师们多年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多有契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澳门太阳集团6138“明德环境”厚重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们近期采访了澳门太阳集团6138的老师们,邀请他们深入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本期为李岩教授专访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备受重视。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就绿色发展做出系列部署,其中再次提及循环经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为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了解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前沿资讯,我们有幸采访到澳门太阳集团6138李岩教授,听听她对于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的解读。


您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

  十九大报告中从很多方面谈到了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的领域,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是绿色生产和消费,十九大中首次将绿色生产和消费一起提及,说明生态文明的制度设计已经全方位涵盖社会经济体系。

因为过去中国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环境污染强度也大,所以我比较很关注第二产业的环境影响。而且在十九大报告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绿色生产和消费同时连在一起。这其实表明是沿着整个产业的链条而进行的,并不仅仅是生产环节,还包括了生产流通、消费使用直到最后的废弃的一系列环节,这实际上是连带着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去做的一个相应的环境改善和资源的节约。

但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对于现在我们很多领域的研究来说,并没有走在实际需求的前沿。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十九大报告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我们之后再做研究时就需要沿着整个周期去做。比如去年我给联合国环境署所做的一个关于可持续性消费的项目,在此期间我们发现现在的消费者本身已经具备绿色消费的意识了,他需要绿色产品。但关键他不知道怎么样算是可持续消费,或者说怎么样才有助于改善环境,并且在消费过程中,如果要买可持续的产品,他也不知道市场能不能满足他的相关需求。

当然,沿着整个生命周期并不是指某一个环节或者是某个领域去改进,而是一个完整的改进过程,是所有的环节和领域都要沿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途径不断改进。所以在此过程中就更加需要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协调。我们原来的发展模式是粗放型发展,但我们现在已经在为过去所欠下的环境债进行偿还,2014、2015历时两年涉及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环境大督查其实是一个信号,表明了在未来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都要为环境买单,不能把环境责任和环境成本转化为环境污染或者是环境损失。这种信号表明将来的发展模式一定要向绿色发展的模式进行调整。这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而循环经济更多涉及到的是用理论支撑去研究社会问题。

其实自从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以后,对于循环经济学者而言任务更加艰巨了。因为社会发展产生了需要,但是前期研究并没有跟上,所以需要我们去不断做研究。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当有社会责任,现在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指导都要为社会服务。近几年,比如说国家质量基础研究的关键技术,投了几十个亿,包括绿色产品,企业的可持续管理等,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调整。其实,循环经济研究无论是从污染治理还是技术上都转向了整个生产链条或者往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区扩展。


您觉得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

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刚刚也提到过,就是我们的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在理论应用的时候,缺乏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再指导。就像雾霾天,现在基础数据或者是理论研究跟不上现在的实际需求。所以问题并不在于雾霾的成因机理、大气转移的的理论不存在,而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研究运用到实际中去。将来我们的研究方向或者环境管理的方向要往解决实际问题领域去走,而不是单纯做理论。

我们不应该单纯谈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实际上就是一个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这种原则可以实际运用的所有领域中去。我们应该是带着问题去运用理论,而不是想着怎么研究理论。这个理论现在很成熟,但是重要的是这个理论能不能解决中国问题。而且我觉得环境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在特定环境下去解决特定问题是需要有前瞻性的,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其次要用理论去支撑解决,而不是单纯谈循环经济。


您认为如何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政府主导转向企业自主行动?

我们的环境管理可能还是要有一个相应的调整。环境管理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核心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意味着所有人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意味着相关责任方或者利益方必须要做一个妥协,承担相应的责任。环境的行为人更多是一个经济人,包括企业,组织,消费者都是经济人,经济人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公共福利最大化相矛盾,未来的环境管理就是要协调这样的矛盾。

现在的环境督查,环境执法,或者是相关的环境法规,这些是环境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没有政府的规制管制,不可能有环境管理。但光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没有效率。这需要在满足环境规制的基础之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很简单,企业是一个经纪人,企业所投入的成本虽然很难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但是能够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如果能够以长期的品牌效益或者长期企业形象来体现,这样企业就愿意做。重要的是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这个很关键。


所以您认为循环经济这种难以体现在经济效益上的特点与当下我国倡导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么?

  当然不矛盾,实质上利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是两个概念,这点必须要明确。利润最大化是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是即时的。利益最大化是包含利润和刚刚我提到过的长期的品牌价值和企业战略这样的潜在东西。企业虽然不能从即时的收益上获得最大化,但可以从长期的品牌价值上获得利益最大化。但利益能不能获得最大,与市场、信息、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引导。比如我在做联合国的项目时,做了一万份问卷,问消费者会不会关注企业的生产行为。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予以肯定的答案,不关注或者说不在意企业的环境形象的只有百分之三。但是关注的程度和方式怎么样就很难说了,比如其实消费者并不知道企业有没有守法或者有没有改进环境行为。而我认为循环经济不要单纯谈循环,首先是经济,没有经济、没有利益不可能做到循环经济,也不可能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在提高物质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那是否会存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去进行循环经济模式的改进的现象呢?

我走遍了全国的中小型企业,其实许多企业是有绿色发展的意识的。就比如前两天康师傅的总监专门从上海飞来,跟我说他要做水源地的保护,希望天然水能够得到保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企业是在追求利益,但另一方面企业也想要担社会责任。其实企业是有社会意识的,不去做一方面可能因为是缺资金,另一方面也要从企业的角度去谈。谈投资和收益,如果没有收益企业不会主动行动;如果有收益,哪怕不是近期的收益,是长远收益,他有能力一定会投。所以企业愿意承担和能承担是两码事,你要让企业从愿意承担转向实际去做,就一定要有政策或者外在环境制约和激励机制。当制约和激励机制完善以后,企业自然会去做。通过这样的机制让他觉得投资是有回报的,不做将来会损失更多,那么企业就都会愿意去做。一定要看政策环境下企业未来的收益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是绿色发展最核心的点。


由于我国关于激励制约机制的立法并不是很完善。比如早期日本、德国在有关循环经济立法时都是从废物资源化入手。那您认为现在我国从哪个方面入手更加合适,更具有操作性呢?

我们一直在讲研究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中国和日德本身的情况就不一样。日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时他们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产业的污染和能源强度都降低到了一定基础,所以他们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去发展循环经济。但我们的难度真的很大。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包括第二产业整个污染的降低;第三产业、消费领域的废弃物如何回收;还有第一产业的非点源污染的解决与乡村振兴之后的食品安全。因而我们很难从某个具体的角度去谈。中国很大并且发展太快。我们用三十年走过人家一百年的路,走完以后发现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在过快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特别正常,关键是我们要怎么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不完善,不均衡。我对十九大中主要矛盾的转变有较深刻的体会,现在的需求问题就是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造成的。比如农业的发展,农民为了增收,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从源头上就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然后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所以当下解决问题真的要从整个角度,从整体上逐渐去改进,而不是单纯从某个点说我要做废弃物循环。我们需要做消费领域的大循环,但是说我们仿造德国或者日本去做,这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改进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可能十年之后就不适用了,但是现在就需要这样做。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出更多更详细的部署。绿色发展正在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积聚力量!推进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就该这样做!


李岩,澳门太阳集团6138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学



采访:陈晓玉 郑思峻

Baidu
sogou